本报讯 记者戚虹鸿报道: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创新涉企行政复议审理模式、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我市持续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变“重管理”为“细服务”,由“严罚式”向“容错式”演变。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减轻了企业经营压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促进了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不久前,信州区一超市因抽检发现存在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超市本应面临行政处罚。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该超市的违法行为并非主观故意,且超市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能说明进货来源,未造成相关安全事故。综合考虑后,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该超市“首违不罚”。
“首违不罚”是我市推行柔性执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的通知》,对于首次违法、情节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执法部门可以不予处罚,而是通过教育提醒、责令改正等方式,帮助企业规范经营。
柔性执法的推行,不仅体现在“首违不罚”上,还体现在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中。“柔性执法不是放松监管,而是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规范经营,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上饶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柔性执法的核心在于“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通过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方式,推动企业自觉诚信守法经营。
为进一步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我市还探索推行了“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该机制要求执法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违法行为的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避免因处罚过重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去年以来,全市适用免罚清单案件数477件,免予罚款数额817.43万元;适用减轻处罚清单656件,减轻罚款金额1312.68万元;适用从轻案件1179件,适用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清单126件,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