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戚虹鸿
12月27日,篁岭景区升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月26日,望仙谷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3年,葛仙村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
一个个景区自立自强、求新求变、创新发展的故事,这样写成。
他们的故事里,藏蓄着景区破壁进化,逆势上扬的生长密码,也折射出上饶这片土地的万千气象。
(一)
破局
故事无一不从问题开始。
十几年前,婺源篁岭还只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守着青山绿水却找不到出路。
篁岭隶属婺源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庄房屋受地形限制聚集在一个陡坡上,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搁在自家屋顶木架上。收获季节,房顶成了晒匾的世界,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层层叠叠形成了独有的“晒秋”景观。
由于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陆续搬到山下生活,篁岭村逐步空心化。与此同时,篁岭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
2009年,经婺源县、江湾镇和村民同意,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斥资800万元对篁岭村进行整体搬迁。村民搬出后,公司以此为基础投资1亿元建设篁岭民俗文化村,在保留和维护传统徽州明清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内涵挖掘和文化灌注。
通过产权收购,让原村民全部搬出村子。公司在对地质灾害点治理后,对村庄进行了规划和打造。一方面对村里原有古建筑修旧如旧,一方面先后在婺源各地选取了20多栋精美的徽派古建,以租赁代管的形式异地搬迁到篁岭进行保护。
尔后,返聘当地有手艺、有专长的村民重新入住篁岭,以生活的方式参与经营农业和手工业,活态呈现当地民俗风情。
就这样,古村篁岭涅槃重生。
无独有偶,在困难的境地里开出风景的,还有望仙谷景区。
广信区望仙乡隐于灵山山脉之中,峡谷清幽、景色宜人。十几年前,这里因石材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让人望而却步,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清澈的河流成了牛奶河。
2007年,因无序开采花岗岩,严重破坏生态被叫停,村民没有了收入来源,纷纷外出打工,望仙、上镇、大济、葛路等成了空心村。
为守住绿水青山,望仙乡重新调整发展规划,依托灵山独特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通过利用废弃花岗岩打造出致富宝地,昔日“矿区”变成了新晋的“网红村”。
望仙谷知道,景区的发展是需要坚持“长期主义,要找到自己的特色。”
在景区打造上,望仙谷就地取材,在“石”字上做足文章,沿用赣东北民居传统的建筑方法,遵循了复原村落、就地取材的原则。大面积的夯土墙、碎石墙搭配木质小窗,朴实素雅,打造了极具江西地域特色的建筑群,因山就势复原老宅10余栋、古街1条、古道4.5公里,仿建古宅40余栋、古桥2座。
“文化是景区发展的灵魂。景区不论颜值还是内涵都要体现当地的文化。景区的建筑我们采用赣东北特色的土胚房,同时在景区内保存着竹编、木艺等江西特色的非遗店铺,还有汉族传统婚礼大秀、翻九楼、赣剧、板凳龙等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和活动。”九牛文旅集团(望仙谷)副总裁熊慧介绍。
时间是景区发展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好的朋友。十几年间,篁岭、望仙谷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敢于破局,勇于创新,再难的路也能走出风景。篁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望仙谷也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昔日无人问津的“空心村”如今游人如织。
(二)
破圈
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景区发展如风浪中行船。唯有不惧变化、以变应变,把准需求的“舵”,扬起创新的“帆”,扎稳时间定力的“锚”,方能劈波斩浪、御风而行。
洞悉市场要什么,是破圈的第一步。
“景区要想吸引人,需要有自己的核心IP。”这是望仙谷景区2017年的思考。3年后,一组悬崖民宿的照片火遍全网,望仙谷一跃成为爆款景区。空灵幽深的山谷、仙气十足的阁楼、热闹非凡的年俗,激起了无数人打卡这个“仙侠世界”的冲动。
这也让望仙谷景区的管理者看到了新的机遇。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从实景剧本杀到汉服提灯游园,从梦幻水幕电影到互动演绎剧场,望仙谷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独特的文化体验为游客创造一个理想化的沉浸式空间。
自2020年10月开园以来,望仙谷景区在社交平台上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今年1-11月,景区接待游客293.24万人次,营业收入5.09亿元。
和望仙谷景区一样,横空出世,出道即出圈的还有葛仙村度假区。一句“过几天神仙日子”的宣传语,让葛仙村成为许多游客向往的康养圣地。
位于铅山县的葛仙山是道教名山。据传道教灵宝派创始人葛玄在此得道,号称“中华灵宝独一处”。
山上风光旖旎,有奇峰、异石、云海、松涛等众美景奇观。2016年以前,虽然每年都有游客因葛仙山名气而到访,但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全等各种原因,游客数量不多,葛仙村整体经济收入也不甚理想,村庄也日益没落。
随着旅游市场发展,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葛仙村度假区立足于葛仙山核心优势道教文化,同时结合茶道、琴音、酿酒、饮食、冥想等元素,以水、竹、村为核心载体,新建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圆方、众妙阁、仙音坪、无何有居、灵宝仙街等景点或场景,营造了“一店一品一故事,一景一韵一风骚”的主题文化意境。
景区依托葛仙山良好的山、水、林资源,重点打造“夜游”及“康养”两大核心产品。通过植入灯光、声响、3D投影等现代数字科技元素,打造了玉清台、洗尘门、太虚幻境等19个夜游观赏点,推出6大核心夜游产品,与景区原有的观光产品优势互补,延长旅游服务链条,将“流量”变“留量”。
(三)
破浪
大众旅游时代,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更具个性化、差异化和附加值的产品,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始终是市场的稀缺品。
从衣食住行,观千行百业,唯有高质量供给才能创造新的高质量需求。高质量供给路径何在?唯有与时代同行才能发展,唯有共赢才能走得长远。
这也是篁岭景区、望仙谷景区和葛仙村景区共同给出的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葛仙村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重要山林、山泉溪流、野生动物等区域性生态要素,与周边乡村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与葛仙山自然山林、当地历史人文和谐共处,开启由内而外的提档升级与蝶变之路。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葛仙村坚持生态优先的一项重要内容。景区配有5套污水处理设备,每天有专职人员定时巡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好日常水质分析,着力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保障周围水体环境免受污染;另一方面,依托天然山泉水,葛仙村专门成立饮料开发公司,引进国内一流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采用超滤等工艺流程,保留水源中的有益矿物质元素,保障产品品质。
同样,在望仙,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更加好了,村民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望仙谷景区的建设运营、旅游者的消费,促进了周边乡镇上下游行业发展,乡村居住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的提升,很多在外务工的本地村民也争先回乡就业、创业。
景区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的多产融合发展,通过搭建创客空间,以永不收租、共创共享的方式建立农业和非遗工坊,形成赣家风味餐饮体系。红糖、酱醋、年糕、豆腐、白茶、造纸等数十个传统手工作坊,延伸了乡村经济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也带动周边村镇人员就业以及手工艺、非遗文化展示和传承。
几年来,望仙谷为当地村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6500余个,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同时,景区的火爆有效带动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望仙谷沿线乡镇发展民宿339家、农家乐170家,有效促进了村民返乡,能人进乡,推动了人才振兴。
篁岭、葛仙村、望仙谷是上饶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一个个景区踏浪而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从这些样本景区中,我们读懂了文旅发展的破局、破圈之道,也更真切地感悟到上饶这片土地上蓬勃的生机与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