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新闻 > 上饶新闻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一位“山哈”干部的愿望 ——记第七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雷兵

2024-11-07 09:10:26  |  来 源:上饶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蔡霞

在铅山县大山最深处,坐落着一个充满浓郁“山哈”风情的少数民族乡——篁碧畲族乡。第七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党委书记雷兵在这里扎根13年了。

“山哈”是畲族自称,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篁碧畲族乡距离铅山县城有两个小时的车程,雷兵刚来时,这里称得上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山多路少,交通基本靠走。

13年过去,如今的畲乡,村村是景点,户户有风景,“畲”字招牌越擦越亮,“两山”转化通道越走越宽。

用心用情,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

2011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刚满30岁的雷兵,怀揣着梦想,来到篁碧畲族乡任职党委委员、副乡长。

“雷书记遇事很敢豁出去哩!什么都冲在前面。”村民们都这样说。

为调解村民之间的山林纠纷,他二话不说,带着双方爬到海拔1200米的山顶,沿着陡峭的山脊一步一步细细丈量,直至分清林木归属,解决了缠扰涉事村民数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他关心畲乡的困难群众,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将温暖送到,自掏腰包为20余户独居老人购买电热毯、棉被和小太阳,确保老人们能够安全、温暖过冬。

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鼓励村民种植茶青,千方百计牵线搭桥联系福建茶企,建立起点对点的茶青购销网络,年售茶青20余万斤,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为了解决偏远乡镇路难行、就医入学不便的问题,他组织完成了200余户深山移民工作,新建3个移民搬迁小区,新建住宅近3万平方米,惠及畲民600多人,新建成的畲族风情移民小区成了铅山秀美乡村的“样板”。

如此桩桩件件,数不胜数。“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雷兵对自己提的要求,也是他工作24年来身体力行的目标。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于铅山最偏远的乡镇,勤勤恳恳,挥洒汗水,每一个村落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共建共享,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

作为少数民族乡土生土长的畲族干部,雷兵时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担任篁碧畲族乡党委书记以来,他不遗余力地抓好民族团结工作,积极创建红石榴党建品牌,开展了红石榴党员公益活动,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走入田间地头,清理陈年垃圾100余吨,让武夷山国家公园“山更净”,铅山县安全饮用水水源地“水更洁”。

在雷兵的提议和带领下,该乡党委、政府还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帮您”暖心行动,要求畲乡干部与帮扶群众一对一建立联系,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该乡党员干部帮扶困难群众100余人次,筹集发放爱心资金1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一时之困。

为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认同,篁碧畲族乡打造了全省首个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圆满举办了2023年上饶市首届民族趣味运动会、2024年第二届上饶市“三月三”民族文化系列活动,为文化赋能地方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密切了畲汉群众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篁碧畲族乡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西省美丽宜居乡镇”等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以生态助推产业发展

“当上书记,肩上责任更重了,一刻也不敢松懈。”雷兵如是说。

在妻子和儿子眼中,雷兵是个工作狂,无论工作,还是休息,满脑子装的都是工作;在畲汉群众眼中,他是贴心的好书记,是带领大家致富的“引路人”。

为了发展产业,给村民增加收入,雷兵因地制宜做起“生态文章”,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提出全面发展高山生态茶产业、篁碧豆腐产业、生态水稻等产业,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林下经济等。目前,篁碧畲族乡已发展6家茶企,新扩种茶园面积2000余亩。全乡每年产茶青约35万斤、成品茶1.8万斤,产出的“武夷河红茶”声名远播,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值达2000余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余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已初步形成了当地群众的主导产业。

同时,雷兵深挖民族饮食文化,积极争取资金200余万元,打造产品品牌“篁碧豆腐”“篁碧生态米”,形成了生产、包装、宣传、销售的一体化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知名度越来越高,远销省内外,年产值超500万元,每年约增加13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截至去年底,全乡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村民的“钱袋子”就这样日渐鼓了起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哈’,我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通过我们这一辈人的努力,把篁碧建设得更好。现在总算是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期待。”雷兵欣慰地说道。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