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新闻 > 上饶新闻 > 今日要闻 > 正文

“农”墨点睛启“兴”篇

2024-10-11 15:36:56  |  来 源:上饶日报  点击:

鄱阳县莲湖乡金色稻田里,现代化收割机来回穿梭,千亩稻田奏响动人的“丰收曲”。记者 戴越 摄

本报记者 任克祥

秋高气爽兴农事,上饶大地好“丰”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鄱湖之滨到信江河畔,从城市郊区到山野乡村,田畴沃野一片丰收景象,处处写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这是希望的田野,亦是“农”墨重彩绘就的上饶。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打造农业强市,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这一年

我们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眼下正是晚稻生长关键期,在鄱阳县饶丰镇优质稻基地,记者看到农户正利用无人机对再生稻和一、二季晚稻进行飞防施肥作业,确保今年秋粮稳产丰收。

“我们现在主要做好防治病虫害和抗旱一系列工作,像这种再生稻产量在每亩1500斤至1600斤左右,今年又是大丰收。”饶丰镇过水埂村党支部负责人郑成勇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鄱阳县110万亩晚稻总体长势良好,即将进入成熟期。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亚军介绍,鄱阳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已取得了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等实效。去年以来,鄱阳县开工实施7.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4家,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83%以上。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4年,省政府下达我市粮食种植面积871.66万亩、产量65.53亿斤。目前全市完成早稻252.89万亩、中稻272.75万亩、晚稻264.33万亩、旱粮89.34万亩,合计879.31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收获早稻18.34亿斤,预计全年粮食产量66.08亿斤;完成油菜种植154.2万亩。

我市牢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战略布局,按照“农田必须是良田”的标准,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水利设施标准化、农田道路网格化、土地耕作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18.5万亩,改造提升10.3万亩。此外,我市大力推动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与国内外院校建立育种合作关系,建有上饶市水稻良种场、江天农博城、兴安种业等一批种业研发基地。

同时,我市着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加深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让百姓的“菜篮子”品种更丰、质量更优、流通更畅,越拎越幸福。从育苗到种植,江西盛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每个大棚都安装了传感器,精准调控着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让果蔬时刻保持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市智慧农业的触角已经延展至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菜篮子”的供给底气越来越足,百姓从追求“吃饱”迈向追求“吃好”。

这一年

我们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紧紧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农业强市的关键。

走进江西柚香糖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颗颗糖果在快速传送,车间内氤氲着柚子独特的香味。“我们的产品比较丰富,有38种柚香味道。棉花糖、软糖、果胶糖等产品,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负责人徐由黄介绍,目前团队正在研究马家柚的原味糖果,打造大众消费新亮点。

发展农业产业首先要在“特”字上精耕细作。素有“中国最美乡村”美名的婺源,也被誉为“千年茶乡”。作为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婺源高标准谋划推动,积极构建“三茶”统筹发展新格局,做优茶产业、做响茶品牌、做大茶经济,建成了一批有机示范茶叶园、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了一批专业大户、专业乡镇,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婺源成为全省茶叶出口第一大县,婺源绿茶更是闻名遐迩。截至目前,婺源注册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达400余家,其中规上茶叶企业29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2家。全县茶产业年综合产值54.88亿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广丰马家柚、婺源茶叶、万年贡米、铅山红芽芋、横峰葛……在上饶,农业产业县县有特色、县县有品牌。

我市立足资源禀赋,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各地集中力量重点发展1至2个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以“广信油茶、广丰马家柚、玉山香榧、横峰葛、弋阳雷竹、铅山红芽芋、德兴中药材、婺源绿茶、万年贡米、余干水产、鄱阳虾蟹”等为主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

农产品精深加工,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从种植到加工销售,马家柚在广丰成就了大产业。2009年,当地把发展马家柚列入农业产业“一号工程”,先后投入上亿元进行种植奖补,大力推广种植。随后,马家柚在上饶全域推广,全市马家柚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45万亩、年产量达到50万吨,综合产值达60亿元。而仅在广丰一域,马家柚种植面积达19.5万亩,千亩以上种植基地13个,百亩基地300余个,年综合产值超30亿元。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产业到多元结构,从单纯生产到延链发展,我市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链式化发展的新路子,让上饶特色农产品“链”出一片新天地。

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农业产业项目88个,签约额177亿元,7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全市现已培育规上农业龙头企业1120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136家。

我市精心编制上饶市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目录,设立“上上之选·饶有风味”标识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包装,31个品牌入围“赣鄱正品”目录。紧盯“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制定品牌营销战略规划,利用重要节庆放大展会效应,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三品一标”65个,总数达695个。

这一年

我们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在德兴市新岗山镇西坑村,村民老程谈起自己的新工作,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我和老伴在家门口的共富农场从事蔬菜种植和管护工作,不用跑到外面工地上打工,一个人每天130元,工资还都是日结。”

在上饶,像这样的“共富产业”不在少数:铅山县紫溪乡的紫文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500余户,种植优质紫溪红芽芋4000余亩,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带动农户千余户;鄱阳县游城乡高坊村的柚海庄园种植马家柚树18万余株,带动周边1600余户农户种植马家柚,让2010户脱贫户和76户退捕渔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玉山县香榧产业规模达11500亩,产值1.14亿元,辐射带动15个行政村、3200余户山区农民。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检验“三农”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农户自主申报、部门数据比对、基层干部摸排“三线预警”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常态排查、及时解决,全方位提升群众满意度。

完善衔接政策和措施。截至8月底,2024年度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已全部参保,特困、低保、监测对象医疗费用报销约18.46亿元。春季学期资助人数202779人,资助金额合计1.27亿元。全年计划实施危房改造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82户,目前已改造完工126户。

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市实施帮扶产业项目590个,已拨付资金2.58亿元,现有就业帮扶车间399个。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就业人数达27.18万人,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09%。

农业兴起来,产业旺起来,乡村也美起来。

“每天晚上7点多,总能看到阿姨们在村里的文明实践广场上跳舞,感觉她们很快乐!”信州区朝阳镇王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员郑光辰说,现在村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村邻之间也越来越和谐。

郑光辰介绍,王村村如今实行和美乡村物业化管理,设立村民理事会,由村民轮值,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文明乡风日益浓厚。

此外,我市持续发力,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7座,实现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县县全覆盖,完成新(改)建户厕7067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3.83%;累计完成790个建制村农村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34.76%。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市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要路径,成功在婺源走出了一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石门村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是往年全年总量的一倍多,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婺源县也先后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等多张“国字号”金牌名片。

同时,我市以示范带建设为抓手,通过写好规划、建设、经营、治理等文章,按照“以村为点、串点连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全面提升”思路,同步推进了22条乡村产业示范带建设,使乡村振兴项目、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产生叠加效应,有效提升了融合发展水平。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