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支招:孩子有时候喜欢与父母争辩,其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下逐渐形成的。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狡辩,懂得多,做得少,是不是德行出了问题?非也。其实,狡辩是儿童在某一个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是他们挑战权威、建立自我概念的必然行为。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狡辩呢?
首先,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够优秀。孩子一旦犯错,就会担心父母的责罚,于是通过争辩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归因偏差”。即,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身能力、后天努力等。然而,人在失败时会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把责任推诿给外界,让别人替自己“背锅”。这样,就把责任转嫁出去,问题减轻了,面子也保全了。这种归因,不是道德低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本能。
其次,包办孩子的生活或不恰当的示范。有的家长见不得孩子吃亏,孩子与同伴发生一点点冲突,就第一个冲出来,想方设法为孩子找理由辩解,俗称“护短”。还有的家长,当孩子小时候走路撞到桌角,就会边拍桌子,边念叨:“都是桌子不好,把宝宝绊倒了,打桌子!”画面感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言行,使得孩子逐渐养成了一种遇事外推、从不反思的思维方式。
面对孩子狡辩,推卸责任,父母又该如何做呢?一是遵循大脑运行机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撒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需求,狡辩是儿童独立发展的需求,只是方式和路径错了,但责任主要在大人,因为大人没有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路径,甚至把正确的路给堵死了,孩子只能选择撒谎或狡辩。因此,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和背后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如,“你有一道题目没写,相信你一定会补上!”“牛奶不小心弄泼了,没事,你能用抹布干净吗?”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被支持,其大脑就会重归理性,此时再引导他们思考,自然有效果。
二是如实描述事实,不作预判,和孩子正常说话。靠说教是没用的,父母只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协助孩子纠偏。牛奶被碰洒了,不管是谁做的,把桌子擦干净就行了。这就等于告诉孩子,做错了事,要勇于面对,给孩子做出用行动承担后果的示范。此时,不妨让孩子把抹布放回原处,用自己的行动与能力进行补救;还可以再把情景“复现一遍”,让孩子“重新正确地做一遍”,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是看到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处理。孩子有时候所犯的错误,是自身成长的必经过程。如,年幼的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和身体协调力还不够好,吃饭撒得到处都是,父母逼孩子认错是毫无意义的。有的孩子学业无助,磨磨蹭蹭的,可能是他某些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是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的缘故。为孩子的情绪找到更恰当、更安全的宣泄出口,不让孩子有习惯性狡辩的机会,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当孩子的内心不够有力量,父母强逼孩子不狡辩、承担责任,就等于强行打破了孩子的最后防线,容易造成亲子对抗;当孩子自己能坦然面对错误时,就不会再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