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结束,如何选专业成为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而围绕着这一话题,网络平台上也引发了热议。在讨论中,专业既有“热门”“冷门”之别,又有“显学”“天坑”之说,有些机构还打出了“量身打造、帮你择业”的宣传标语,如此种种渲染,更让人觉得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的确,专业选择很重要,但亦不可盲目、盲动、盲从,在填报之前,有三个问题值得思忖一番。
专业选择,需要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的问题
高校开设的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载体,其学科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立德树人的成效,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因此,各专业是经过充分考量而审慎设置的,并无“冷热”之分。
有关“热门”与“冷门”专业的讨论,是人们基于一些现象的“经验性”总结,并不一定完整准确。如对“热门”专业的描述多为:专业介绍新颖、媒体舆论热议、报考人数较多、现实需求较大、就业前景广阔。总之,“选了错不了,不会差很多”。而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就是人们心目中那些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了。
但回溯高考恢复这四十多年来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热门”专业,其实变换了很多。在高考恢复初期,对当时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其实是文史哲、数理化。恢复高考第一年,厦门大学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中文系,其次是历史系,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数学系。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财政经贸又成了“热门”专业,很多财经类的专科学校都高出本科分数段招生,不少考生宁可放弃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也要选择财经专科,财经专业热度可见一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专业更是这类“热门”中的“爆款”。2000年后,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增加,社会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专业的热度。同一时期,一批互联网巨头陆续崛起,计算机专业也受到广泛追捧。由此,文科选法律,理科选计算机,似乎成为文科生、理科生们的不二选择。
而现如今,上述一些专业的状况并不像当初那么兴盛了。反观一些传统“冷门”专业,如农林等,却开始走进越来越多考生的视野,智慧耕地、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林智能装备等专业更是出现在一些高校的招生计划中。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因此,所谓“热门”“冷门”专业,既不绝对,更无优劣。所谓“热门”专业,仅体现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该专业人才因为需求量大,而造成一时走俏的态势。一旦这种供需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甚至供过于求,必然造成该专业人才的过剩,热度也就日趋渐冷了。所以,在面对“热门”专业时,需要“冷”思考,在面对“冷门”专业时,也不能毫不“热”情。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要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否则盲目挤报“热门”,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等大学毕业后,却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上的“过剩品”。
专业选择,需要科学认识“专业”与“职业”的问题
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相关,但绝不等同于职业。
专业是相对于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职业则是指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劳动分工越发达,专业化程度越高,职业也就随之越来越多,这是人类劳动活动的历史趋势。所以,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高校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有职业需求的选修课,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提出了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高校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因此,切不可把两者简单地画等号,其间还需要进行调适才能衔接。否则,就会出现计算机专业就是电脑维修、电气工程就是家电维修、教育学就是当老师、新闻学就是当记者,诸如此类的片面理解乃至误解。
近些年来,各地各高校纷纷出台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服务。“特岗计划”“三支一扶”、乡村医生、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等基层岗位规模持续扩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动力意愿明显提升。在浙江等地,还出现了一批“农创客”,就是大学毕业后投身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青年,创业领域涵盖了种养+、产+销农业全产业链。
在大学,除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培养全方位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系统的方法论,练就干事创业的本领。由此,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就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增添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专业选择,需要正确处理“兴趣”与“需求”的问题
选择什么专业,某些时候,是出于自身兴趣,甚至是基于个人对此的美好想象。但还必须清楚,专业的设置,体现的是国家、社会的需求。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并提出了三条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服务国家发展,强调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因此,在专业选择时,有必要考虑这些专业是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需求,是否面向经济主战场需求,是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否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较2012年新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很显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加速演进、行业产业加快更迭、学科交叉快速变革,一些传统行业必然会消失,而一批新的行业则会兴起。在专业选择时,要谨防因一时兴起,逞一时之欢,而最终与社会发展大潮“背道而驰”的尴尬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被人所忽视的一些基础学科,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础学科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等,是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可以说,它们既是人类知识探索的结晶,也是科技、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所以,这些学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020年开始,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开展了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就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这也有利于学生实现志向、兴趣、天赋与国家战略的统一。
(作者:刘齐,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