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郑欢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不断擦亮“学在上饶”教育品牌、朝着“教育强市”目标有力迈进。据悉,2020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1155所学校,总投资约129.92亿元,新、改(扩)建校舍面积约313.2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25万个……一组组数字、一个个成果是我市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真实写照。 加快建学校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和高层次等人才大量引进,适龄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办义务教育面临一定的招生压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校建项目工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抓紧推进学校建设,着力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公共教育服务设施网络。 据悉,2020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93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1062所,总投资约129.92亿元,新、改(扩)建校舍面积约313.27万平方米。当前,还有许多在建校舍工程项目正强力推进中:针对城东高铁经济试验区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居民越来越多,中小学现有资源稀缺问题,我市在该区域布局新建多所中小学校,其中,拟设36个班、可容纳学生1800人的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中学建成后,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多功能报告厅、食堂、田径场等主要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预计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针对城北片区出现的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新建了带湖学校,此时同样正在火热施工中,预计8月交付使用……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饶城元杰路以西、下沽塘路以南、三清山大道以北的带湖学校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看到,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工人们各司其职,整个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风雨球场结构封顶施工,教学楼砌体工程完成90%,地下室砌体工程完成50%。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建项目规划小学教学班36个,在校生1620人,总建筑面积22522.66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预计8月交付使用。“家门口多了一个学校,教育资源更丰富了!”在该项目建设施工现场附近,市民陈女士高兴地表示,她的女儿今年秋季刚好要读一年级了,很期待能就读这所新学校。 大幅增加学位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答题。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我市学校越建越多,学位供给也大幅增加,教育资源越来越均衡化,大部分家长都选择让孩子就近入学,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 位于信州区三清山大道以北,信州大道以南,吴芮路以西的上饶市稼轩小学是一所新学校,于去年9月开始招收一年级学生,目前共有4个班级。学校包含教学楼、综合楼、篮球馆、300米田径场等,还有VR实验室、创客实验室、校园虚拟演播室、录播观摩室、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心理咨询室、美术、音乐、书法、舞蹈、微机等功能教室。“学校为周边适龄学生提供了优质学位供给,解决了其就近入学问题,也为附近经商和务工子弟读书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校校长程萍表示。 “学校离我家很近,我每天都是步行上学。学校的环境也挺好,老师课也教得好,我太喜欢这里了。”放学时,一位一年级的学生谈了他对这所新学校的感受。“学校不仅配套设施齐全,素质拓展课程也十分丰富。孩子能在这么好的学校就读,我们十分满意。”这位学生的母亲告诉记者,“家门口”新增的学位,让她感受到了幸福。 孩子的上学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市共新增学位11.25万个,不仅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有关入学难的问题,也是吸引高端人才落户上饶的重要措施。“这几年,上饶增加了很多学位,‘家门口的学校’再也不是口号了。”2021年9月,上饶市陆羽小学开始招生,提供1080个学位供给,精准回应了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上学”的美好期待,来自安徽亳州的企业高管洪婷由衷感叹,从幼儿园到中学,周边学校满足了她孩子学龄期的所有公办学位需求,对此,她非常开心与满意。 持续加大投入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座城市的教育水平,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上饶科学测算学位需求,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对新建学校进行科学选址;针对已有学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明确保留、撤并、迁移及改扩建等发展策略,努力破解校建项目要素“瓶颈”;开通绿色通道,坚持节假日审批不打烊,全力打通项目推进“最后一公里”;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