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军 记者徐素琴报道:“又一群鸿雁北飞了,希望明年能再看到它们。”3月18日,负责候鸟动态监测保护的保护区工作人员邵立忠告诉记者。近日,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候鸟动态监测保护国家创新联盟会员单位”,标志着该保护区候鸟监测与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婺源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栖息地,对于开展鸟类迁徙研究、种群动态监测、珍稀鸟类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以加入国家级平台为契机,充分利用环志、卫星跟踪等方法追踪候鸟迁徙过程,掌握候鸟迁徙路线、停歇点及活动规律;应用无人机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自动监测、大数据分析,消除盲区,提高监测巡护效率;推动联盟成员之间的技术共享与信息交流,提升赣浙皖三省毗邻区域的鸟类协同保护能力,促进鸟类栖息地与迁徙停歇地质量持续向好。截至目前,该保护区内鸟类从288种增长到36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