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亚林 记者万明报道:春回大地,赣鄱大地春耕备耕正当时。余干县抢抓农时、科学部署,组织农业部门深入田间地头,以“良种+良技+良机”为核心,统筹推进种子质量监管、农技培训、测土配方等系列服务,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连日来,余干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春季种子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对全县25家农资经营门店的水稻、蔬菜等主推品种进行全覆盖抽检,重点检测发芽率、净度及转基因成分,确保春耕用种安全。同时,依托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通过集中育苗、示范种植等方式,引导农户科学选种。“今年县里推荐的品种抗病性强、产量稳定,我承包的500亩田有一半准备换上新品种!”黄金埠镇种粮大户张卫华信心满满地说道。
为提升春耕机械化水平,余干县农机服务中心组织20余名技术骨干成立服务队,分片区对全县800台(套)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检修调试,并开展“理论+实操”培训。在梅港乡农机合作社,技术员现场演示播种机的操作技巧,30余名农机手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过去播种深浅不一,现在用上高科技,效率肯定会翻倍!”合作社负责人程鹏感叹。截至目前,余干县已举办农机培训10多场,发放技术手册2000余份。
“过去盲目施肥,成本高还污染土地,现在按‘处方’用药,每亩能省80元!”白马桥乡农户陈水根掐指算起了经济账。在白马桥乡万亩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正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依据数据为农户定制施肥方案。今年,该县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增效行动”,计划今年早稻春耕生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9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建立土壤档案、推广缓释肥和生物有机肥等举措,实现化肥减量10%以上。
据悉,余干县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推送气象预警、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并开通24小时农技服务热线。截至目前,该县已储备足量的优质稻种和化肥,检修农机具1200台(套),备耕进度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一幅科技兴农的春耕图景正在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