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县文成街道红糖产业致富带头人姜敏这段日子天天都泡在姜宅社区的甘蔗田里,望着高大挺拔的甘蔗林,心里乐开了花。“我自己种了120亩甘蔗,还流转了农民土地150余亩。”姜敏介绍,“2024年甘蔗的长势非常好,按亩产12000斤来计算,每亩甘蔗田能带来3000元左右的纯收入。”
姜宅红糖生产历史悠久,是该县家喻户晓的名优农产品,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甘蔗种植、红糖加工、市场销售”的发展模式,利用糖蔗榨糖走出了一条“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致富能人+脱贫户”的增收致富新路子,让一根甘蔗的“两头”——村民和集体都尝到了甜头。
走进姜宅熬糖车间,处处是蒸汽氤氲、熬糖飘香的火热场景。熊熊火焰在灶膛中跳跃,经过前期压榨过滤的甘蔗汁则在锅中翻腾冒泡。经过九口铁锅轮番熬制,依次实现了古法红糖的熬制、提纯、收汁,最后将糖浆倒入模具中,冷却凝结后就形成一块块红糖。
一块块红糖留住的是家乡的甜蜜滋味,展现的是乡村的振兴图景。从过去的散装销售到现在的精美包装,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生产,从线下叫卖到网上兜售,姜宅红糖红遍大江南北。“以前的散装红糖卖十几元一斤,到新糖上市时还要以成本价清库。”姜敏告诉笔者,“如今,精加工后的红糖按不同等级售价38元到88元一斤,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姜宅红糖实现了从‘土特产’到‘养生礼品’的转变。”
截至目前,文成姜宅“甜蜜产业”带动了周围300余户农户种植甘蔗525亩,辖区现有红糖加工厂2个,吸纳周围600余名农民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红糖产业是我们文成街道的特色产业,也是我们的富民产业。”文成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文成街道将继续加强对红糖产业的规划和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受益。(邱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