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琼 程晓丽 记者杨津玉报道:“大爷大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反诈骗知识。”日前,广信区煌固镇组织相关人员在汪村村集镇举办了“不听、不信、不转账、反诈意识要增强”主题宣传活动。这是该镇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反诈意识,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聚焦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筑牢反诈“防护墙”,守好百姓“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线上线下”织密反诈“宣传网”。在线上利用美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不定期发布反诈骗知识、案例解析及防范技巧,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最新的反诈骗信息。线下通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庄、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举办反诈骗讲座、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地为群众讲解防范方法,手把手指导群众积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手机防骗功能等,提高居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守护好“钱袋子”。截至目前,共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10余次、共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覆盖全镇17个村居。
多方联动拧紧反诈“安全阀”。通过多方合力构建联动机制,与派出所紧密合作,及时互通信息,共同打击诈骗犯罪行为;与银行加强沟通,建立快速止付机制,一旦发现可疑交易,立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损失;与通信运营商协作,对疑似诈骗电话、短信进行拦截,从源头上遏制诈骗信息的传播;动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铁脚板”作用,大力开展“敲门”行动,动态掌握基层治安情况,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抵制诈骗的良好氛围。
聚焦重点筑牢反诈“防护墙”。针对“一老一小一新”、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易受骗群体,该镇坚持重点“反洗脑”与多样式、高频次宣传相结合,进行重点关注和宣传教育。对重点场所如网吧、宾馆、出租屋等进行定期检查。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诈骗风险。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诈骗线索。对涉嫌诈骗的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通过打击一批、震慑一批、教育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