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青年太极传人探索武术推广新方式

2024-11-17 10:11:42  |  来 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

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武术不仅具有丰富的技艺内涵,还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修身养性功能。然而,在科技引领时代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当下,如何让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年轻人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成了当下武术推广面临的重要难题。

两个“90”后,一个从小习武,在北京开创了自己的太极工作室;一个早早创业,用互联网思维帮很多传统品牌打开了销售渠道。相识于一场非遗传承人网络营销的培训后,俩人一拍即合,有了将中国传统武术推向更多年轻人的梦想。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探访了高崇太极工作室的两个“90后”,看看他们如何探索通过创新的推广模式和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爱、学习并传承武术。

年轻人爱上练八段锦

身着藏蓝色的中式练功服,白色的对襟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一旁的迷你小音箱播放着八段锦的背景音乐……最近,在天坛公园、永定门公园,经常能看到一位青年带大家打太极、练八段锦的身影。他先为大家示范了八段锦的整套动作,随后拆解招式逐招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第一段为‘双手托天理三焦’,大家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同时缓缓抬头向上看,就像伸懒腰一样,别紧张,放松……”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声量不大,却刚劲有力。这位青年名叫高崇,他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紧邻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高崇从小就跟着父亲练习武术,8岁进入体校拜师开始正式练习太极。从此,武术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武术比如太极、八段锦等都讲究身心合一、动静结合、意力相成、气体协调。”高崇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面临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膝盖疼痛等小毛病,很多问题靠自己去健身房盲目练习是解决不了的,甚至可能会导致疼痛加重。而太极、八段锦等功法锻炼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知识,不仅能帮大家活动筋骨、强身健体,还能疏通经络、刺激穴位,在锻炼中不知不觉达到祛病的效果。

“就比如八段锦里面,有一段为‘五劳七伤往后瞧’。这其实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尤其针对腰、头颈、眼等部位,我们通过头颈的反复拧转,不仅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而且刺激到了手臂上的六条经络、肩胛骨处的膏肓穴和颈部的大椎穴,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大家很好地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还能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高崇说。

希望吸引更多人来天坛练太极

在一间两侧为全透明玻璃墙的房间,太极练习区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其余空间摆放着书法、字画、古琴和茶台。这个位于天坛路55号的太极工作室是高崇今年刚刚创立的,“我想做一个传统文化和武术兼容并蓄的工作室。”高崇说。

在他看来,不同类别的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做到充分融合,形成东方美学特有的腔调。“我们之前研发过很多和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课程,都是跟‘左琴右书’相对应的,比如‘左琴右曲’‘左琴右声’‘左琴右拳’等,都是对中国古代六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高崇此前曾在一个国家级产业文化示范基地工作多年,与不同文化类别的老师一起开发了多种推广传统文化的课程,这种融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青年学生的喜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武术也可以和其他文化充分融合。“以古琴为例,太极的练习手法与古琴的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讲究轻重缓急、节奏快慢。琴师的左手右手手法就像太极练习时人体的上肢和下肢动作,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高崇说,古琴音律可以促进太极练习者领悟拳法背后的深意,兼修古琴和太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音律外,高崇坚信环境对太极练习也有很大助益。一直对天坛文化着迷的他开始致力于将天坛与太极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天坛太极”。“我们想吸引更多人来天坛脚下练太极。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地方,在这里练习太极、八段锦,练习者更容易达到‘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效果,还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他说。

从“修身”到“养性”

95后青年杨洋是一名在西二旗工作的“大厂员工”。最近,他和同事迷上了练习八段锦。“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办公室,体检的时候有一堆指标不合格,总感觉身体不舒服。”杨洋原本想去健身房,但又有些犹豫:“像我这种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去健身房可能强度太大了,八段锦这种程度的轻量运动刚刚好。”

面对繁忙的工作,年轻人的休闲时间被大大压缩。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能够随时、随地练习的轻量化运动因此吸引许多年轻人的加入。同为90后的李杰目前在帮高崇打理太极工作室,拥有互联网创业经历的他在推广太极、八段锦等传统武术方面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女孩子喜欢跳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门槛低,不用器材不挑场地,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午休的时候就可以跳一段。太极或者八段锦其实也可以有这个特性,大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练习。”

在李杰策划推动下,高崇开始录制短视频,既有推广传统武术的花絮类、欣赏类内容,也有一招一式教大家练拳的“一块钱课程”。短视频打破了练习的地域限制,年轻人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跟着视频来一段。同时,以太极为代表的功法练习是以健康为目的的,这一点也非常契合现代年轻人的理念。

“在一般人的理念里,练武术得十年八年的积累,但如果你是以健康为目的的练习,那只要选取最基础的项目比如八段锦、太极,或者其中最基础的招式就可以,甚至我们还可以针对年轻人的健康痛点,比如膝盖不舒服、肩膀不舒服、脊椎不舒服等,将一些动作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些短而精的招式,大家跟着练一练就能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打消他们对持久性上的顾虑,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李杰说,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许多短课程,比如“5节课学会8段锦”“5节课学会5禽戏”“5节课学会站桩呼吸”等,在社交平台上很受欢迎。

在高崇看来,这种做法与传统武术的祛病理念是一致的。不仅如此,练习太极或者八段锦还能调节个体的精神状态。当下年轻人的精神压力普遍较大,情绪已经成为和健康同样困扰年轻人的问题,而武术动作中的呼吸控制、体态调整和心境放松,可以帮助年轻人释放压力,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希望引领传统武术走向更大的世界

如今,八段锦等功法锻炼已走进大学校园体育课。网络社交平台也活跃着年轻人打卡练习八段锦的身影。“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如何把这种短暂的好奇转化成长久的爱好才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高崇认为,应该有更大的社会力量来引领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关注。

这方面,政府部门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这些都有效促进了传统武术的普及。此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武术课程、武术社团,引导孩子们从小接触、练习武术。

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识到,传统武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是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新方式。“中国武术包含着不少哲学智慧。比如练太极的时候会教你借力用力、顺势而为、四两拨千斤,这其实就包含了内敛、圆润的人生哲理。在练习太极的过程中,这种力量运用的方式会启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对性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高崇说。

目前,高崇和李杰已经在创立“天坛太极”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他们带领游客或者太极爱好者在天坛脚下打拳的视频已经吸引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外国人对这种方式也十分推崇。“现在有很多旅行团跟我们联系,希望在外国游客在北京的行程中加入这种体验。”高崇希望,通过在天坛脚下练太极的方式,能让外国游客加深对中国武术乃至中国文化的理解。

对话

推广传统文化要互联网营销思维

对话人:高崇太极工作室运营负责人李杰

北青报:你之前已经有丰富的创业经历了,为什么现在要来做高崇太极的运营呢?有什么渊源吗?

李杰:我与高崇老师是通过一个非遗传承人的新媒体培训班结识的,当时我是培训老师。高崇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在太极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18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全国比赛的冠军,曾作为太极文化使者出访多国推广太极运动。我自己先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过,后来又在电商领域创业,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多。我发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在推广,尤其是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推广方面都很薄弱。我自己也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帮他们做一些事情。

北青报:在此之前,你有过帮助传统文化项目运营的经验吗?在你看来传统文化项目运营面临哪些问题?

李杰:有过一些。我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帮传统品牌做网络营销。很多传统文化项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变现难。大多数传统文化项目比如非遗都需要手工制作,老师们的主要精力都在产品研发制作上,由于没法量产,他们大多都没有配套专业的销售、售后、客服团队。这些导致他们的产出跟市场是脱节的。这些年,有一些老师开始尝试培育直播团队,但却因为摸不准其中的门道而事倍功半。我就认识这么一个老师傅,他认为只要招几个主播,每天做直播就能有流量能卖货,结果投了几十万进去却没有收益。直播产业看似门槛很低,但里面的商业逻辑不是那么简单的,缺乏互联网营销思维很难成功变现。

北青报:你有用互联网思维帮助传统文化或者非遗传承人成功获益的经验吗?

李杰:有。在跟高老师合作之前,我曾经帮助一位京绣传承人将积压的库存销售出去。当时这位传承人已经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手下有大约200个绣娘,积压了大量的库存。我们用了很多推广手段,比如请博主为他量身制作了一条五六分钟的视频,讲述京绣传承故事、传承过程等,传播很广,很快就打开了销路。短视频传播的逻辑其实就是讲故事,非遗本身正好也是在讲故事,所以很契合。但是这个故事不是随便拍的,你要有能回应人们想象的画面,还要告诉大家京绣的价值,要懂市场需求才行。

北青报:像李子柒之类的传统文化类视频非常受欢迎,你认为太极等传统武术传承人也有这样的包装空间吗?如何获得年轻人关注?

李杰:是的,不只是高老师,包括所有非遗老师都可以去做这种包装。很多非遗传承人或者传统文化从业人员,他们目前的最大问题是不懂互联网传播。年轻人可能每天只有碎片时间来刷刷短视频,那我们就得针对这个特点,用互联网思维制作视频并且在年轻人中大量推广,开展群体传播,有了关注度,然后再进一步转化。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