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扫码充电
本报记者 徐骞
近日,家住饶城中山路35号银鹰楼小区的居民黄阿姨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她指着路边新安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说:“以前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很麻烦,现在有了这些充电桩,既方便又安全,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充电焦虑’。”黄阿姨指的充电桩,是信州区东市街道南门路社区开展的一项为民办实事工作。
据悉,中山路35号银鹰楼小区是饶城建设较早的小区之一,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为了给电动自行车充电,部分居民选择把电池拿到家中,还有些居民为省事从家里飞线到楼下,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南门路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切实满足居民充电需求,消除安全隐患,南门路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调研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并与有关企业进行协商。通过多次实地查看和会议讨论,最终决定因地制宜,将原先的路面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升级改造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充电设备具备电流检测、充满自停、过载保护等功能,确保居民使用安心、放心。
在银鹰楼小区门口,一排电动车充电端口整齐排列,每一处充电端口都配备了独立的二维码。居民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给电动车进行充电,整个操作流程既简单又方便。“有了集中充电桩,电动自行车充电终于有了安全又方便的去处,而且充电价格也实惠,1元钱可充4个小时,没有充满会自动退回原来的账户,真是太好了。”采访中,小区居民陈先生望着规整有序的充电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