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视听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
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正文

昌都金沙江畔绘就雪域高原新画卷

2024-09-15 09:06:35  |  来 源:上饶日报  点击:

美丽昌都

昌都双体陶罐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村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距今约4500年。它是卡若文化彩陶技艺的代表,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

核心提示

西藏昌都,雪域高原上的“藏东明珠”。

长江上游河段金沙江,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滋养万物生灵,延续千年文脉。

她是生命之源,践行着生命守护的诺言,这里的每一则故事,都记录着守护这条生命之河的坚定足迹,述说生命之美。

她是自然之镜,折射出守护生态的坚毅,这里的每一曲赞歌,都是对这条生态之河的崇高颂扬,展现自然之美。

她是文脉之韵,见证着文化保护的实践,这里的每一幅画卷,都是对这条文化之河最深情的承诺、最坚贞的誓言,绽放文明之光。

生命长江 物种迁徙

一条生命通道的守护

秋日的金沙江,霞光水色两相和,不时有鱼群浮出水面、水鸟从江边划过。

望着眼前的景象,水利志愿者扎西顿珠感慨:“现在鱼儿和水鸟越来越多,景色越来越美了。”

38岁的扎西顿珠,常年穿梭于江边,跋涉于两岸的山野间,见证着金沙江的珍稀与珍惜,一晃就是9年。

“守护水资源,就是守护我们的根基。”扎西顿珠深知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便经常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宣传保护生态、保护金沙江生灵的重要性,把沿线的群众都变成了自己的“战友”。有人违法捕鱼或乱排乱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有一次,扎西顿珠接到住在江边的一名群众打来的电话。这名群众语气急切地说:“快来,有人正在偷偷地把污水排到河里。”他边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边赶往现场取证,结果发现是一家企业在偷排污水。最终,这家企业受到了处罚。此事经过口口相传,大家都吸取了教训,不再乱排乱放。

“哺育生命的金沙江,也需要我们的反哺。”扎西顿珠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有更多像扎西顿珠一样的志愿者,加入到这场无声的“守护战”中。

让江水无忧,让鱼儿无恙。

2020年,昌都市实施“禁渔令”“禁”“增”并举,保护金沙江的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昌都招收湿地管护员3782名,实现金沙江沿岸湿地管护全覆盖。昌都累计在金沙江流域放流短须裂腹鱼、四川裂腹鱼等土著鱼类鱼苗1270余万尾。

保护金沙江,就是守护生命通道。

仲秋,金沙江两岸,草木葱茏,蓝天白云下,黑颈鹤、斑头雁、红嘴相思鸟等珍稀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

“金沙江流域是众多鱼类回游繁殖和珍稀候鸟等物种迁徙的重要通道,随着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地实施,其成效开始显现。”鸟类学家格桑说。

碧水长江 绿色屏障

一条生态廊道的保护

江水被青山环抱,牛羊散落在草原……走进昌都,沁人心脾的是洁净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金沙江边,河长们日夜巡查,守护着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

一大早,江达县岗托镇镇长、金沙江上游岗托段河长陈荣旺就出门来到江边巡查。

在昌都,像陈荣旺一样的河湖长有2000余人。“我们的共同使命,就是保护好金沙江,确保每一滴清清江水流向下游。”陈荣旺说。

金沙江,长江的上游河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昌都必须扛起的“上游”责任。

昌都,西藏第二大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绿色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治水护岸绿。

消除非法采砂、乱排乱倒、挤占河道等现象,流域内河湖“四乱”问题整改完成,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推动金沙江流域涉水问题发生率持续降低,水质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Ⅲ类及以上标准。

治岸护水清。

为保护这片青山绿水,自2000年起,昌都市实施“西藏天保工程”,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以生态修复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引领,全面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何志国说,2021年以来,昌都在江达、贡觉、芒康三县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造林50.65345万亩,全面建成绿色生态廊道。同时,累计投入资金14.9亿元,对三县1914.9万亩天然林区进行管护,完成31.95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

江水潺潺,绿野茫茫。雪域高原上,一条生态廊道描绘出一幅和美画卷:鸟儿在空中翱翔,鱼儿在水里畅游,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依共生……

这,正是昌都守护“只此青绿”交出的答卷。

诗意长江 世外桃源

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路水河边息客游,伏天盛夏似凉秋,狂风引得浮云去,新月一勾入画楼。”

清末民初文学家刘赞廷早年追随赵尔丰拓土戍边,历经边务三十余年,足迹遍于康藏之境。

行军至大峡谷,刘赞廷感慨如画般的世外桃源,希冀安稳时光的到来,写下这首七言诗作《江卡》,西藏的旖旎风光在这一词一句间映现。

翻阅《藏地秘史》,便可以看到刘赞廷在穿越大峡谷时曲折艰难的历程,他也成为有记录以来首位进入大峡谷的汉人。

以诗咏江,以情颂水。

携带着高原的风霜,金沙江在昌都群山间波涛汹涌、奔腾不息,如同历史长河,见证岁月变迁。

“西行无热客,一路傍寒流。风雨边关夕,江山落叶秋。斜阳馀战垒,野渡舣渔舟。此日田家乐,劳生得四休。”

轻轻吟唱,仿若穿越到百年前,与清代诗人牛焘一同沿金沙江西行,只见两岸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形状各异的石头布满河床,抬眼便是满目的苍翠和清澈的流水。

牛焘笔下的昌都,如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江水万古奔流,文脉生生不息。

金沙江承载着千百年的丰富历史和文化,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兴衰,诉说着千年的往事。

“我来了,我就是你/从你的泥土塑造我的身影/从你的血液脉动我的心跳/从你的精神诞生我的精神。”

当代诗人陈人杰在长诗《喜马拉雅》描绘金沙江的诗句中,传达了对历史、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维。

诗中,金沙江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奔腾不息的时代洪流,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激荡岁月,更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江水东流去,无尽岁月长。

倘若时光可以穿越,站在皑皑雪山下,走在茫茫林野间,伫立滔滔江河畔,置身滚滚金沙江滋养塑造的山水昌都、民族风情浸润熏陶的人文昌都、古韵今风交相辉映的魅力昌都,刘赞廷、牛焘们又会提笔挥洒怎样的诗意呢?

文物长江 源远流长

一件陶罐的文明回响

一件文物,诉说一方历史。

9月14日,清晨,城市在寂静中苏醒。

秋意正浓的时节,西藏博物馆,一件双体陶罐静静地躺在展柜里,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这件双体陶罐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夹细砂黄陶,朱墨彩绘,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腹部为袋形双体,中裆相连,表面饰有双勾三角折线纹和双勾菱形纹,造型独特,透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韵味。

卡若遗址中,类似造型的陶器仅此一件,代表了卡若文化最高的制陶工艺水平。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昌都是三江之地,更是茶马古道要地,即便雪域高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而恶劣,文明的孕育却从未停止。

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双体陶罐承载着4500多年的悠悠历史,诉说着远古时期昌都地区的生活风貌、艺术成就和文明发展。

那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然而,在巍巍青藏高原上,这件制作精美、造型复杂的陶器却横空出世,这也引发了公众的无尽遐想和学者的猜测论证。

专家研究发现,这件双体陶罐主要用于氏族部落的重大祭祀和庆典活动,其烧制工艺与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等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有力地证明了当时的青藏高原已与外界频繁交流。

双体陶罐第一次以实物形式向世界宣告,青藏高原在大约4000至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这不仅是西藏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崭新篇章,更是研究青藏高原人类历史、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西藏史前文化的重要依据。

传承文物气韵,赓续文脉悠长。

循着历史的脉络,在时光的长河中感受历史底蕴,追溯往昔的记忆,让现代文明与史前文化的呼吸不期而遇。

这,是一件陶罐承载的文明回响。

□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志雄 梁湘楠

图片由昌都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AI制图 李建明 周麒麟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