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上饶旅游 > 出游宝典 > 正文

饶娥:鄱阳湖的守护女神

2024-08-22 23:48:08  |  来 源:上饶晚报  点击:

鄱阳湖畔饶娥雕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浩渺的鄱阳湖以其丰饶的物产养活了鄱阳湖边百姓,也曾吞噬了无数渔民的生命。在湖区,有着饶娥的传说,史书也有记载,其悲壮惊天地、泣鬼神。

相传在唐德宗年间,早年丧母的饶娥与父亲饶绩生活在鄱阳湖旁的渔村,饶娥做家务、父亲打鱼,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饶娥十四岁的那个中秋节,他的父亲饶绩酒后出夜舟撒网捕鱼,那天湖面风急浪涌,将饶绩的渔船打翻,饶绩落水被淹。为救父亲,饶娥在湖岸边找寻了三天三夜,粒米未沾,一直哭到眼睛流出了血泪,在伤心绝望之下,奋身跳入湖水当中。几天后,人们找到了她和父亲相拥在一起的遗体。

饶娥的孝行感动了当地百姓,他们自发建庙纪念饶娥,歌颂她的孝行孝义。时任饶州刺史的李吉甫听闻饶娥的事迹,奏报给了朝廷,唐德宗恩赐“天下至孝”的匾额,以表彰饶娥的孝行,并恩准由官府出资,在唐大历五年的一个吉祥日子,于风景秀丽的饶娥山上为饶娥塑像立祠。时任礼部员外郎的柳宗元有感而发,深情地撰写了《饶娥碑》,记载了饶娥的悲壮故事。用神话点燃饶娥的孝行是当时人们的无奈,也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这是篇传颂千古、激励后人的经典之作。于是,只要有渔村的地方就有纪念饶娥的庙宇。

岁月淹没了饶娥墓,如今饶娥墓址无法确定。根据乐平县志记载,宋代理学家程时登为饶娥写的墓碑书有《题唐显孝饶娥墓》,内容是:“悠悠孤愤倚中流,饱阅川陵四百秋。水际丛祠犹昨日,人间抔土几荒丘。故乡爱说饶饶姓,往事空传柳柳州。满目夕阳凝睇久,桐花飞落钓鱼舟。松阴庭户枕清波,小立碑亭校旧讹。一念纲常行宇宙,几番风雨起山河。世间如此丈夫少,天下从渠女妇多。倚遍栏杆千古意,登临不敢更高歌。”

宋代曾任饶州知府的文学家范仲淹曾题诗曰:“有唐孝女号饶娥,哭得亡亲上碧波。古渡清风明月夜,令人不忍听渔歌。”

公元1246年,宋理宗赵昀加封饶娥为德懿夫人。1274年,饶娥死后500多年,时任右丞相的马廷鸾亲赴饶娥庙主持岁祭大典。

时光飞逝,千百年来,湖区百姓传诵着饶娥的孝道,重演着饶娥的悲剧,饶娥成了人们读不懂的传奇!

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我眺望着湖面上矗立的饶娥雕像,她裙带翩跹,面容恬淡,飘然若仙,与波光粼粼的鄱阳湖面交相辉映,似乎有话想对我们说……

想一想,父女相依为命,富饶的鄱阳湖养不活这对父女?明知天气不好,却摇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于是,我看到了赤贫的饶娥家,漏风漏雨的茅舍,一条破败的渔船……而且,这湖水也被人霸占,既要交租,还有高得让人窒息的渔税。饶绩为防寒喝了点酒,摇着破渔船驶向深水区。惊涛拍岸、巨浪吞舟,饶绩水性虽好,可他面对的是浊浪排空、日星隐曜,汪洋一片都是水,无一物可依,无一人可靠……

饶娥投水,是孝道孝义,更是因为父亲去了,她在那世上无依无靠,她已左右不了自己的生命:千里鄱湖水茫茫,忽闻饶娥哭爹娘。孤儿无依何所活,不如投水伴爹娘。

在漫长的千年中,老百姓逆来顺受,在皇上、知府、地方官、文人的推动下,他们相信了神话,为饶娥悲、为饶娥叹、为饶娥赞。更多的人选择无视饶娥悲剧,不认真细品先贤的诗文,忘却了为何不想让自己的儿女成为饶娥。

今天,我们在鄱阳湖畔竖起了饶娥雕像,就是要树立一座安全的灯塔,不让饶娥的悲剧重演。我们都有一个需要我们的家,既要为自己,更要为了家。今天的人都懂“饶娥的孝行感动了天地”是虚构的,因为她的悲壮不感动天地就要撼动当时的社会基础,于是就有了当时人们能够接受的“善意的欺骗”。

重温范仲淹诗句:“古渡清风明月夜,令人不忍听渔歌。”这诗告诉我们,饶娥是个悲剧,太惨烈了!百姓生活太苦了,不是某些人眼中的风景线。

程时登诗句“一念纲常行宇宙,几番风雨起山河”更是警醒世人,不要一味想着让老百姓做什么,不重视老百姓生活的王朝一定会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

纪念饶娥,因为饶娥是湖区优秀女儿,她勤劳勇敢、孝顺自爱,用死亡向时代呐喊。她的悲壮感动了无数人,留下了许多诗文。

(记者操园官)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