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AC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张颖
在医药健康领域,创新的脚步一直从未停歇,越来越快,更新更好的疗法让人们的健康生活有了更多选择和希望。同时,让创新药触达需要的人群,满足那些未尽之需,才能真正达成创新药的使命。近日,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张颖接受新华网采访,针对中国目前的医疗健康现状,详谈如何持续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和可及,以惠及更多患者,助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新华网:面对中国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等健康领域的举措,诺华作为创新药公司,有哪些感受和相应的实践?
张颖:诺华作为创新药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正是我们的策略重点。我们不断加快“下基层”的步伐,推动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下沉”。在供药方面,我们与电商和零售合作伙伴一道,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更好的药物惠及更广大的患者群。同时我们积极通过医保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医药可及性。我们也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深化合作,致力于将专业的诊断能力渗透到更广阔的基层市场,帮助基层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新华网: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创新高度驱动的行业。在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方面,诺华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张颖:诺华以创新著称,每年研发投入占净销售额的比例近20%。我们不断加快将创新药引入中国的步伐,创造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比如,去年12月,诺华宣布在浙江海盐投资6亿多元人民币设立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这是我们在中国的第二大创新药生产基地,将用于生产放射配体疗法药物,为中国带来全球放射性药物生产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为肿瘤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案。
海盐致力于打造全国医用同位素产业示范基地。诺华在开发放射配体疗法领域积累了高度专业化的研发、生产与临床应用,以及跨学科、跨行业合作的经验。我们期待通过设立生产基地,推动整个生态圈的合作,助力当地进一步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
新华网:外资药企是推动中国卫生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在应对国家医疗健康关键挑战方面,诺华采取了哪些具有积极影响的举措?这些实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作出哪些助力?
张颖:诺华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企业,全力参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特别是在创新药物引进、提升疾病诊疗和管理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
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诺华专门设立了县域市场团队,助力提升县域患者的可及性。目前我们在县域的产品覆盖心血管、皮科、肿瘤、眼科等主要疾病领域,已布局约1000个县域市场。同时我们积极和电商、零售伙伴合作,推动给药的便捷性。
我们也支持多个基层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助力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县域高发心血管疾病,我们努力搭建线上线下的学术平台,通过指南巡讲、标准诊疗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核心专家医院与县域医院上下联动,提升疾病治疗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千县达标”。
新华网:在应对各种健康挑战时,合作的力量不容忽视。能否分享一些诺华在中国建立的成功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是如何有效满足特定的医疗健康需求的?
张颖:我们一直与国内医药和医疗生态圈、乃至跨圈在多个维度开展积极合作。
比如,我们与多家医疗机构和学协会合作,在国内共建了多个规范化诊疗中心,涵盖心衰、眼部疾病和银屑病等疾病领域。
过去几个月,我们相继宣布了多项与本土医药公司的重磅合作,包括与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的全球权益授权,以及与舶望制药的独家许可合作协议,助力中国创新出海。
我们探索跨界合作,将健康带给更广泛的人群。例如与欧莱雅合作,全面探索在公益支持以及皮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诺华也携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康盟慈善基金会,开展“健康中国行-银屑病患者至净新生公益行”活动,采取了包括银屑病大电影在内的多种创新形式推进疾病科普、患者交流、医患互动,今年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新华网:展望未来,诺华在进一步支持中国健康事业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或承诺?能否分享一些相关的规划或目标?
张颖:诺华始终致力于加快将创新药引入中国的步伐,并尽可能惠及更多患者,这是我们在中国的使命。
2023年,诺华有8款新药及新适应症在国内获批,4个新产品及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4个产品的原目录内适应症成功续约。未来几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这一步伐。自2022年以来,诺华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的开发已实现100%与全球保持同步。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实现90%以上的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与全球保持同步。
此外,我也期待着加快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及相关生态圈的建设。我们将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尽快为诺华浙江海盐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奠基,并希望该基地在2026年底按计划投入生产。此外,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的同时,我们将与泌尿肿瘤、核医学领域的学会及专家紧密合作,通过“长三角核医学技术应用联盟”等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及产学研合作,推动放射配体疗法标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