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仙(1918-2003),上饶市人,当代赣剧表演艺术家,江西省文联第三届常委、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第三届政协常委。她曾饰演赣剧《断桥》白素贞、《装疯骂殿》赵艳容等众多剧目中的主要角色。
杨桂仙于1918年出生在上饶市茅家岭杨家湖。父亲杨海波是上饶一带唱堂会的琴师,杨桂仙从小跟随父亲打小锣流浪卖艺,耳濡目染,竟也能咿咿呀呀地模仿大人演唱起来。10岁那年,由于家境贫寒,在哥嫂的鼓舞下,父亲同意让杨桂仙学戏,从此,她便开始了近60年的舞台生涯。杨桂仙师从杨贞水,以师傅为榜样,刻苦钻研,进步很快。她能集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不足,数年后便红遍了赣东北城乡。杨桂仙的父亲去世后,其兄杨三保继续带班,取名“杨鸿舞台”。新中国成立初期,“杨鸿舞台”和“长春舞台”“洪福舞台”合并取名“三联剧团”,以上饶为中心,继续在赣东北城乡演唱。1951年剧团由政府接管,改名为“上饶专区赣剧团”。1953年,她升为业务团长,1958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饶专区第二届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委员、常委、省人大代表。1959年1月,江西省赣剧院成立,杨桂仙任院长。
杨桂仙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演出时,无论农村城市、观众多少,她都不以名演员自居,且不断揣摩改进新的演技。1952年武汉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杨桂仙饰演《断桥》中的白娘子,演出获得一致好评,受到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的表扬,并给杨桂仙颁发了表演奖。1954年江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杨桂仙扮演《装疯骂殿》中的赵艳容、《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获优秀表演奖,其《装疯骂殿》的唱腔灌制了赣剧第一张唱片。1955年,杨桂仙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首都全国先进工作代表大会,然后又参加赣剧在北京怀仁堂的汇报演出《装疯骂殿》。
京剧大师梅兰芳看完演出后,亲自到后台看望杨桂仙,称赞她说:“你演得很好!赵艳容的大胆、泼辣,这是地方戏的特点,我不及也!”梅兰芳还嘱咐秘书许姬传撰写评论文章并见报。1958年江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杨桂仙用高腔形式演唱了现代戏《一百块钱》,除获奖外,还灌制了唱片,上了《中国戏剧报》。杨桂仙先后还参加了上饶地区多次会演,都获得了优秀奖。
杨桂仙能演的戏很多,经常演出的有《哑背疯》《装疯骂殿》《白蛇传》《梁祝姻缘》《马前泼水》《评雪辨踪》《桂枝写状》《二度梅》《思凡》《孟姜女》《秦香莲》《金玉环》《碧玉簪》等。杨桂仙演戏,在广大观众中为什么能享有这么高的声望和这么大的吸引力呢?这自然是因为她的戏演得好。演好戏得下一番苦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自开始学戏,便能刻苦磨炼,就是到50岁时,还坚持不断练功。她一上台,无论是主角配角,都很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杨桂仙演戏特别注意对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演绎、性格的刻画。其唱腔刚柔兼容,娇甜适宜;念白字正腔圆,略带乡音,亲切抒情;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干净利索,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风格。赵艳容装疯,是感到自己生死攸关,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心!而白素贞则是留恋人间,深羡天伦之乐,故对许仙百般依顺,她认为纵使千年修炼,不及与许仙短暂的夫妻恩爱,凸显出“爱”感天地。当孟姜女千里跋涉送寒衣时,是何等坚强。这些人物,在她表演起来,既不过火,又无不足,恰到火候,当刚则刚,当柔则柔,恰如其分。在武汉饰演《断桥》白素贞出场时的圆场身段,被田汉同志赞誉为:“似蝴蝶般轻盈。”杨桂仙表演很注意眼神的运用,她的戏能使人爱看,关键原因是她善用眼神。演《白蛇传》合钵一场戏时,当被法海用钵罩住后,眼神“痴呆”达几分钟之久,一动不动,一眨不眨,使人看见觉得非常逼真。她念白时抑扬顿挫,唱腔字正腔圆,让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能够恰到好处。《哑背疯》是一个男哑巴背负一个下身瘫痪的女疯子,两个角色由一个人扮演,即一个演员在胸部扎上一个制好的哑巴上身,腰间又缠上一双女人的瘫脚。这就必须同时用不同的男女表演艺术巧妙处理,走路、上山、下坡、过河、滑跌等都是男人的动作,摘桃、去皮、吃桃等又是女人的动作。还有当女的向男的说话时,男的还须有所表示,点头、聆听等动作则须用肚皮的气功,这些都是难度很大的做功,非久练、苦练不易做到。
杨桂仙对师傅非常尊敬。她拜杨贞水为师后,有好长一段时间和师傅不在一起演出,但她每次演出回来,定要专门看望师傅,直到师傅去世为止。杨桂仙历来还注重教育和培养后代工作,年轻时就肯把自己刚学到手的功夫传授给人家,这在过去靠技艺吃饭的时代,是很难得的。故而她的徒弟有的已成为赣剧的名演员,如潘凤霞、杨凤英、宋彩琴等。在上饶地区采茶剧团及各个县剧团,不光是赣剧,就是采茶剧、越剧,凡经她亲自教过的学生,现在都能成为能担负起主要角色的演员。(记者 操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