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皆赞 上饶好 上饶有许多地名都离不开明朝宰相夏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白鸥园”“宝泽楼”“八角塘”等,他用诗词、行动为这些地名赋予了文化内涵。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广信府贵溪上清桂洲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嘉靖十三年(1534)外任礼部尚书,明世宗赐夏言建府第。府址在广信府城西门外,府第主建筑名曰“宝泽楼”。其次还有琼思堂、丹桂堂、赐闲堂等。府第楼宇巍峨、气度宏伟,抬梁式砖木结构,硬山屋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镂空花窗,屋柱粗数尺,主墙厚一米,楼前设三重石阶(以示官高位置),门楣高悬夏言手书“宝泽楼”匾。 夏言为何不在贵溪而在上饶兴建府第?原因大致有三:其一,贵溪属广信府管辖,可以说夏言是广信府人,其建府第于郡府,名正言顺。其二,南宋以来,“信之为郡,江东望镇也”,乃“豫章第一门户”,扼控闽、浙、皖、赣,集政治、经济、交通发达于一身。身为重臣的夏言,长期在京供职,府第仅为短期闲休之所,为往返之便,他择广信府建宅,顺理成章。其三,广信府“灵山秀峙,饶江登凝”,绣山锦水,风光旖旎 ,历代诸多名人逸士如唐之陆羽、白居易,宋之辛弃疾、陆游等接踵而至,或寓居、或游历、或讲学,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重臣兼诗人的夏言,择广信府作为寓居佳地,实在情理之中。 嘉靖十五年(1536)夏言入阁,十七年为内阁首辅(相当于汉唐宰相,今之国务院总理)。嘉靖二十一年(1543),遭严嵩诬陷,夏言被“罢相”退休回乡,在广信府闲居。次年,夏言自费在府宅西边建筑白鸥园。白鸥园是夏言的私家花园,内有赐阁亭、望辰楼、环翠亭、水云轩、明月榭、蓬莱小阁、晚节亭、碧漪亭、醉春台、宫思庄、濯缨处、停桡处等。白鸥园占地数百亩,构造别致精美,园内楼、台、亭、阁、轩、榭一应齐全,深为夏言所喜爱。夏言诗咏《白鸥园》:“自辟池园伴白鸥,风烟如为野翁留?抚筇百步回看近,丹桂堂连宝泽楼。”表明自己与白鸥园相伴为友、长期隐居的心情。夏言还在白鸥园内开辟一方八角形池塘,名曰“八角塘”。池塘周围古木参天、修竹夹径、碧翠掩映,池内清波涟漪,宜于泛舟。夏言诗咏《八角塘》:“旁舍新开八角塘,往来身在水云乡。绿波剩有西湖意,与客时时泛一航。”彼时,夏言已是第三次被“罢相”。但夏言“志骄气溢”“恃才傲物”的个性,满怀济世振邦的雄心,决定了他是个不甘寂寞闲居的人,他依然留恋官场、思念帝宠。他在《望宸楼》《赐闲堂》两首诗中表明了这种心迹。楼诗云:“气归三疏动龙颜,两度承思不放还。今朝一身明主赐,野堂得共白鸥园。”堂诗云:“独上山楼北望频,五云缥缈护枫宸。梦中长侍君王侧,不省还乡已一春。” 果然,嘉靖二十四年,即夏言第三次被罢相的第三年,嘉靖又召夏言回京,官复原职,再掌教纲。他离开了钟爱的宝泽楼和白鸥园,离开了广信府的乡亲们,又一次踏上坎坷的仕途。不料,这一次竟是他与心爱的家园,与上饶的乡亲们诀别。嘉靖二十七年(1548),因“收复河套”事件,他遭严嵩陷害致死,被斩于通州街市,时年六十七岁。夏言死后,墓葬于上饶市郊。 夏言豪迈有俊才,纵横辨博,不畏权贵,刚直勇谏,人莫能属,为官扶正,被誉为“君子宰相”。他钟情于上饶,视上饶为第二故乡(有“不省返乡已二春”句)。上饶人敬重怀念“君子宰相”夏言,视夏公为乡亲。现今上饶尚保存宝泽楼、白鸥园、八角塘、大相巷、大公厂、使漆巷、相府路等地名,乃情系夏公之举。查上饶1800多年的历史,因一人的声望而命名的地名达7处之多,可谓“史无前例”,实乃“空前”,亦几“绝后”的罕见历史现象。这也足以证明:夏言与上饶有特殊的血浓于水的情愫。夏言因上饶而立,上饶因夏言而誉。时光茬冉,466年过去,夏言依然活在尚淳质、重感情的上饶人心中。(记者 操园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