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新闻网

上饶新闻APP 上饶日报抖音 上饶发布 数字报刊 大美上饶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紫溪

2023-11-04 10:22:44  |  来 源:  点击:
  衷龙达 

  紫气东来,溪流淙淙,就是紫溪。

  在3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武夷山南北的原住民有七大部落,史称“七闽”。那时,紫溪就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是“七闽”的家族成员,一同创造了古老的闽文化。战国晚期,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一支越人越过武夷山脉逃到闽北,建立闽越国,成为百越中最大的一支。紫溪那时属闽越国。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在征灭楚国后,挥师入闽,远征百越。为方便大军横跨武夷山脉,开辟出了由赣入闽通道。途经紫溪,过分水关,直通福建。此后,这条赣闽古驿道就成为南方诸省入闽的最主要官道。紫溪藉此成为由赣入闽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人丁兴旺,商旅络绎,文化勃兴,成为武夷山北麓最早兴旺起来的大集镇。也因此,紫溪乡的建置比铅山县建置还早。

  秦统一天下,设闽中郡兼领冶县,辖包括浙西在内的武夷山南、北地区。西汉,武夷山南、北属会稽郡冶县。东汉,冶县改为候官县,辖福州以北的武夷山南、北地区。东汉东吴永安三年(260),分会稽郡置建安郡,包括北武夷山在内,闽北地区属建安郡昭武县。西晋元康元年(291),西晋惠帝司马衷为避其祖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邵武县”。唐武德四年(621),建安郡改为建州,北武夷山地区属建州邵武县。唐乾元元年(758),析饶州、衢州、建州和抚州所辖部分地区,置信州。信州隶江南东道,辖上饶、弋阳、永丰、玉山、常山(浙江)五县。从建州邵武县划出的鹅湖、紫溪、招善3个乡和从抚州划出的仁义乡归属弋阳县管辖。直至南唐保大十一年(953),铅山置县,紫溪由弋阳划入铅山管辖。

  古驿道联结南北,通衢八闽,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交通条件,紫溪文脉悠远,世风典雅,百业昌隆,成为古代文人雅集或旅居的青睐之地,留下了不少为后人景仰的文化盛事与佳作名篇。尤其在宋朝,不少文人骚客都在紫溪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宋大儒朱熹一生经赣闽驿道途经紫溪就有14次之多。淳熙二年(1175)六月,朱熹应吕祖谦之请,出闽经紫溪到鹅湖寺,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开启了一场在哲学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辩论,史称朱陆“鹅湖之会”。当时的辩论,双方虽不免有些意气,但事后皆承认受益匪浅。淳熙五年(1178),朱熹驻紫溪观音寺40天候旨,陆九龄、刘淳叟等赶到紫溪会晤,促膝交谈三天三夜,为1175年的“鹅湖之辩”续写了一段佳话。

  观音寺在紫溪坑口。唐天宝十三年(754),大义禅师植锡于紫溪之观音山而建。

  对于这次雅集,朱熹门人余大雅作了较详的记录。此次朱子与陆九龄在紫溪续鹅湖之辨,应该相谈甚洽。朱子曾赋诗。

  淳熙十五年(1188)冬,爱国诗人陈亮从临安前来铅山会辛弃疾。辛弃疾景仰朱陆当年鹅湖盛会,恭请其时在武夷精舍讲学的朱熹前来一聚,并亲自策马前往迎接。辛弃疾接到紫溪时,闻朱子因故爽约方打马而回。后仿鹅湖之会故事,与陈同甫在鹅湖寺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成就另一段雅集佳话。

  紫溪紧邻辛弃疾晚年卜居地瓢泉,辛公漫游其间,应是家常便饭。想必相中了紫溪这一片仁山智水,辛弃疾后裔中的一支就在紫溪落地生根,瓜瓞绵绵至今。

  曾旅宿紫溪的还有陆游。铅山县志里记载有他的一首诗——《宿紫溪驿》。诗云: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

  嘉陵栈道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和朱熹、辛弃疾一样,陆游与铅山的交集,当然也不仅限于紫溪。他曾与铅山籍南宋抗金名相陈康伯同朝共事。其时,他小陈康伯28岁,只是个不起眼的编修官,而陈康伯已身居宰相高位。虽然因为地位悬殊,与陈康伯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由于同样是主战派,同气相求,陆游对陈康伯自是钦敬有加。    

  古时没有车,南方也鲜有马。货物流转,陆路靠肩挑,水路以船运。紫溪处于水陆交通的相接处,为赣闽两地重要的转运码头。

  当时,在赣闽古驿道活跃着一支专门从事货物转运的挑夫(我们本地话叫“活脚”),他们还另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崇安担”。而在紫溪河畔的码头,则泊满了小货船。浙、皖、赣的丝绸、布匹、瓷器、石灰等,运到紫溪,被挑进崇安。八闽的茶叶、纸张、药材、荔枝、龙眼、食盐等被挑到紫溪,由小货船经水路运抵河口集散,或水路或陆路,销往各地。

  古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紫溪:“八闽要道,紫溪当冲。”“紫溪市,昔名镇,人烟辏集,路通瓯闽,宋设紫溪驿。”唐宋时期,紫溪以其居于赣闽大通道要冲的特殊地位,商贾云集,人语杂沓,市井繁华,已成为赣闽交界区的一个商业重埠。

  紫溪人还有一个绝活是编制篾斗笠。用竹篾和箬叶编制的紫溪斗笠,美观实用,是人们出行劳作时方便防晒遮雨的用具。至今铅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谚:紫溪的斗笠石塘的伞,河口的女子不用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