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耕文明中,塔就是一地的标志。屹立在浙源乡凤山村头浙溪旁的凤山龙天塔,与群山交映生辉。它是婺源凤山村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后毁,重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 龙天塔也是凤山村的文峰塔,位于凤山东南方巽位。龙天塔塔高37米,仿楼阁式砖石结构。塔身六面七层,底层每边长3.4米,壁厚1.05米。正面朝北,门洞宽0.86米。每层各面有一个券窗,每层的檐下都有砖砌的仿木斗拱和梁枋;腰檐层层支出,檐角上悬有铁铎,风起叮当作响,清晰悦耳。 塔内有阶梯上升,可直登顶层远眺。塔顶为铁攒尖顶,从塔底迂回而上直达顶层,遥望群山,葱翠馥郁;俯瞰浙溪,碧水涟涟,令人心旷神怡。每当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古塔倒影横江,情趣尤佳。该塔现为省级文物,不让攀登。 相传当时的 “凤山”多火灾,村人很是恐慌,为此,村中派出德高望重的族长到“高湖山”求问。“高湖山”一直是徽州有名的藏经讲学之地,山中云集高僧名人众多。高僧察看了全村地形地貌,建议在村口修建定塔。宝塔建成后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对称,有“龙凤呈祥”之意。 另一说是取“天龙镇回禄”意名之。水口,是古时婺源每个村落自然领域的入口。它有如住宅大门,关乎宗族的兴衰。因而在关锁形势的地方,常建有文峰塔、文昌阁、桥、亭等建筑,借以“藏风聚气”,使村落可长居久住,使人丁能安泰兴旺。 在龙天塔旁,春天有樱花含笑,绿柳傍溪。青山如屏,田地上农作物飘香。粉墙错落,店铺门对公路,车声不断,人影不绝。浙溪潺流,晨昏可见溪边的浣衣身影。 天上光亮、云朵的影子映在水中,青山延续不绝。人们仰望龙天塔的立地雄姿,心中生起依依不舍之情。一树树樱花在枝上含着笑意,杨柳新色伴随着浙溪。每层檐角悬挂着铁风铃,风起时便响声不断。有的人将塔画入纸上,有的人将塔写成诗行。路边有家农家客栈,游客纷至,点着乡村风味小菜,填饱旅途中的饥饿。公路上有汽车掠过,行人移动着影子,谁不在为春风而醉倒?白发老人总是感叹秋天的落叶,青春年华容易失去,心底总会萌生出一种归根的期待。(记者 操园官) |